close

(一)意涵:

      為各組織間基於利益、資源、權利等之互賴,對彼此合作前之信任結構所

      存之信心,在確保各自利益及達成共同目標原則下組織策略聯盟之信任建

      構關係。互信的組織會對夥伴產生三種期望:

    1. 不負眾望地履行義務

    2. 能以可預期的方式採取行為

    3. 出現投機心理時,能夠公平地行動和協商。

(二)組際信任與組織相依性的關係

  1. 組織信任與組際之相依性密切相關
  2. 組際相依性之分類有下列幾種方式:

(1)     產出與行為相依性

(2)     競爭與共生產出之相依性

  1. 對高層管理者而言,面對這樣由組織相依性所造成的不確定性問題時,需要特別的解決方式。
  2. 當兩個組織間高度相依時,不論雙方組織信任與否,由於皆掌握了對方的關鍵性資源,因此在信任的基礎下,更加深雙方的合作意願,以確保能得到流暢的資源與產出。

(三)我國建立組際信任之建議

1.  累積公部門信任的社會資本,以利知識的分享

C. Leadbeater在名著【知識經濟大趨勢】中指出,知識經濟時代的倫理首重信任。在知識經濟時代,我們必須找出別於傳統時代的信任基礎,建立一種奠基於系統及「結構的信任」。

2.  在管理技術方面:在處理政府相關業務時,知識內容應盡量以電腦網際網路方式公開,並加強公部門機關運用電腦資料庫保存重要資料。

3.  在知識內容方面:強化我國公部門知識內容的豐富度,

4.  在分享意願方面:加強宣導與教育,增進公部門組織成員間的政策知識分享頻率

5.  建立學習型的治理,促進公部門的轉型。

 (1)分享式的架構:公部門需透過網絡社會中的關係網絡,以領導者角色促進

   知識交換來形成共識,透過對話互動,建立整體共識。

 (2)學習如何學習:必須不斷改變網絡成員間的認知架構,再加以整合成分享

   的架構。這必須透過「開放性的對話」「文化的界限」來達成。

 (3)建立學習型的社會:唯有透過學習型的治理概念,創造公部門與公民社會間跨界限的學習與對話,讓知識能充分流動分享,激發創意與知識,才能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輕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