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主鞏固—將民主體制建立制度化(Linz指出,民主被視為是當地唯一的競賽方式)
(一)威權政體成功的民主轉型往往是一對漫長的過程。一般而言,威權政體的政治民主化可劃分為兩階段:
1. 第一階段為邁向民主政府的過程,重點在於統治權力如何由軍事政府或威權政府轉移到民選的文人政府,乃是民主轉型過程的核心問題。
2. 第二階段為邁向民主政體的過程,重點在於民主制度如何建立與獲得正當性基礎,乃是民主鞏固的核心問題。
(二)有四個現象會直接威脅到民主制度之建立:
1. 現有非民主的權威力量仍能操縱民選政府。
2. 有些政策屬於保留領域,文人政府不得碰觸。
3. 選舉制度明顯排除特定團體之影響力。
4. 國內普遍認為選舉制度不是改變政府成員的唯一方法。
(三)內涵:民主體制會有三個層次
1. 在行為上,沒有一個國家或民族、政治團體試圖用各種資源推翻現有民主體制。
2. 在態度上,民眾相信民主程序制度,是經營集體生活最適當的制度安排。
3. 在憲法結構上,政治菁英相信民主體制會解決民主過程中的衝突。
(四)換言之,政治鞏固的前提,在於政治菁英對政治競爭規範有基本的共識,且民眾也要相信民主政體是解決紛爭的根本。根據Samuel P. Huntington檢驗民主鞏固的標準─「雙翻轉測驗」(two-turnover test),運用這種測驗,如果在轉型期的初次選舉中掌權的政黨或團體,在此後的選舉中失利,並把權力移交給選戰中的獲勝者;然後,如果這些獲勝者又和平地把權力移交給次一屆選舉中的獲勝者,那麼,這樣的民主政權就可被認為是已經鞏固。因為透過選舉選擇統治者是民主政治的精髓,唯有統治者願意依據選舉的結果而放棄權力,民主才是貨真價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