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源:
1.70年代的美國由於60年代反文化的影響下,社會瀰漫著反官僚、反權威、反政府的風尚,加上與80年代以來政黨輪替執政,政治人物經常以批判文官來爭取選票,並以意識形態或政黨的忠誠度作為專業能力的判準,對於民主治理的傷害莫此為甚。
2.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教授萬斯來【Gary L. Wamsly】對上述美國的政治社會背景感到憂心忡忡,於是主動聯合另外四位知名學者顧塞爾【Goodsell】、羅爾【Rohr】、懷特【White】、伍爾夫【Wolf】等五人於1983年春季公開發表〈公共行政與治理過程:轉變中的政治對話〉一文。
3.此宣言又以顧塞爾的書《為官僚辯論》為基礎相互討論形成的,並以維吉尼亞大學之主要校址所在地黑堡為名,定為黑堡宣言,於1983年在紐約希爾頓飯店第一次發表,並邀請30多位學者專家與會,獲得大家熱烈響應。
1983年,由萬斯來與其它學者共同發表,黑堡宣言又稱為新制度論,受到新公共行政運動的影響。
1. 奠基於制度的明諾布魯克觀點,其論點有四:
(1) 行政人員應可成為具自我意識的公共利益受託者
(2) 行政組織是具專業能力提供特定社會功能,以達公共利益之制度性寶庫。
(3) 公共行政應可成為憲政秩序下政府治理過程之正當參與者。
(4) 公共行政之權威實繫於治理過程中能涵蓋不同利益,以促進公共利益的實現。
2. 呼籲常任文官應扮演5種角色
(1). 扮演執行與捍衛憲法的角色
(2). 扮演人民受託者角色
(3). 扮演賢明少數的角色
(4). 扮演平衡輪的角色
(5). 扮演分析者與教育者的角色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