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法基本概念
△「法益」的概念
α構成要件:觀察是否符合法律明文規定構成犯罪的各個條件
β違法性:觀察是否有阻卻違法事由正當化該具體行為
γ有責性:觀察是否有阻卻責任事由,而不成立刑罰
刑法問題解析架構試例:(簡化自陳師94年期末考題)
世界盃足球賽中,某A隊的選手甲欲起腳射門,對手B隊的球員乙情急下絆甲的腳,以致甲骨折送醫。試以刑法觀點評價乙之行為是否須負刑法上責任。
1. 刑法的本質
α報應理論:罪有應得,罪刑相當
β一般預防理論:威嚇,嚴刑峻法
γ特殊預防理論:教育,再社會化
2. 刑法規範體系─公法性、需程序法配合的實體法(e.g.量刑)
3. 刑法總則vs分則
總則是判斷、解釋與適用分則各罪的大原則
4. 刑法解釋原理
α判斷行為:
三階論:構成要件→違法性→有責性(責任性)
(二階論):不法行為要素→責任
β構成要件、違法性和有責性的大致概念
(1) 構成要件:(入罪化條件)
行為人、行為、被害人、結果、行為客體、因果關係、客觀歸責、構成要件故意、其他主觀要件
(2) 違法性:(合理化事由)
依法令行為、業務上正當行為、正當防衛、緊急避難、其他超法律阻卻違法事由
(3) 有責性:(可原諒事由)
行為能力、原因自由行為、瘖啞人、、、
εbasis:要通過第一層才能進入第二層
5. 刑法問題解析架構概述─涵蓋犯罪論與刑罰論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