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互動頻繁的現代社會,彼此互「爭」的事件時有所聞。隨著個人意識逐漸抬頭,民生日趨安定富裕的今天社會,人與人相爭的現象日益增多,然而「爭」的品質卻漸趨低落。我們可以看到社會上的某些人因財產而爭個你死我活,或者超車而起衝突。 

        戰國時代,趙國大夫藺相如奉命攜帶和氏璧赴秦,與秦國交換十五座城池,在秦廷,藺相如洞悉秦王並無交換的誠意後,他無視廷上滿朝文武百官,及自身性命的安危,義正詞嚴地力爭到底,他為國家尊嚴,為使命而「爭」,是何等磅礡的氣勢!藺相如「完璧歸趙」後,被封為上卿,因而引起另一位大將廉頗的不滿,廉頗認為他為國出生入死,戰功無數,卻比不上只是動動口,略施計謀的藺相如,藺相如得知此一消息後,處處迴避廉頗,避免正面衝突,此時,他的忍讓,更是智慧和勇氣的至高表現。

 

        清康雍乾時期的三朝元老張廷玉,老家親屬因為蓋房子搶地皮的事情,與隔壁葉家發生了衝突。 張老 夫人便寫信要兒子出面干預,張廷玉從京城往老家安徽桐城寄了一封信,信中是一首詩:「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老 夫人看後,主動退讓了三尺,葉家一看,人家風度如此之高,也羞愧不已,同樣退了三尺。因而造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孔子在此說明,禮讓是君子立身處世的風度,禮讓是個人內在自動自發的道德精神。爭與讓竟能如此融洽,如儒家說的溫良恭儉讓。如此可培養出溫文儒雅的謙謙君子,進而並建立安和樂利的美好社會、理想國家

 

        爭與讓看似矛盾,卻不表示所有事皆一味退讓。「當仁不讓」,為真理、公義,該爭時應義不容辭、一馬當先;看到不公不義的事,若不挺身相爭,就是懦弱。另外,不肯力爭上游、爭取機會,也會被社會淘汰。所以「爭與讓」還是要看情況用智慧來做判斷,方為上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輕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